1. 首页 > 鸽子百科

信鸽如何知道确切位置(我的坐标位置)

提起“军鸽”,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名字,“飞鸽传书”这种方式在中国已经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张九龄家养群鸽,在与母亲书信往来时,将家书系在信鸽腿上,“九龄目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由此可见,古人利用飞鸽传信,历史源远流长。

 

信鸽是如何知道确切的位置呢?对于养过信鸽的人来说,都知道信鸽的一大特点——归巢性。当把信鸽带到陌生的地方后,信鸽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和不适性,为此,它们会以最快的速度飞回去,回到自己的家中。至于信鸽能飞多远,取决于信鸽本身是否健壮,还取决与信鸽的耐力,如果信鸽的耐力好,它们甚至不会再中途逗留或者休息太久,从成百上千公里外,以最快的速度飞回家。在现在的一些业余爱好者举办的信鸽比赛中,有些信鸽能在5小时左右,飞跃350公里的距离回家,每小时平均65公里,这样的时速在古代要比加急快马高出不少。

 

据历史学家推测,人类最早使用信鸽,可追溯至三千年前,而我国史书上明确记载军鸽,则是在宋朝。即便到了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人类已经具备有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但是军鸽依旧被大量装备。在一战时期,军鸽使用数量达到六万羽,各国军队都有自己的军鸽,负责传送战场信息。到了二战期间,军鸽除了传信外,还担任了侦察兵的角色,美军将微型相机挂在军鸽脖子上,用以搜集战场情报。

 

军鸽在战场上曾立下了赫赫战功,二战期间,美军英雄军鸽“列兵乔”,在飞跃前线期间被敌方击伤一条腿,翅膀上的羽毛也被打下不少,在这种情况下仍旧将重要的情报送到了目的地,成功挽救了不少战士的生命。后来,这只英雄军鸽逝世后,被展示在法国瓦勒里的一家博物馆内。前苏联也非常重视军鸽的发展,在苏联边防军中有着“坦克多、军犬多、军鸽多”的说法。

 

新中国的军鸽队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派人赴前苏联学习,回国时带来200羽苏联信鸽和波兰信鸽。通过训练和饲养,军鸽队慢慢发展成为军鸽基地,并为海陆空三军培养出了5万多羽军鸽。

 

作为一种延续了千年的通信手段,军鸽在现代化信息时代依旧可以发挥出独特的作用,并且占有重要地位。在不允许启用现代电子通信,或者通信被窃听的情况下,军鸽就成了最好的选择。1958年,在云南边境的一次战斗中,一只军鸽中箭负伤,但它仍旧将前哨情报带回了指挥部,后来这只军鸽被评为“英雄军鸽”的称号。

 

在1977年,50羽“高原雨点”军鸽参与了我国西部的核试验。在核爆发生后,45羽军鸽顺利穿越了蘑菇云,剩余5羽军鸽甚至直飞了2750公里,回到了昆明的繁殖基地,总计飞跃了2150公里。2001年,新疆边防武警巡逻分队遭遇暴风雪袭击,关键时刻依靠军鸽传信,搬来救兵才后才使该分队成功脱险。

一直以来,军鸽事业都在蓬勃发展。2007年,沈阳军区新建了军鸽通信点,并在南海舰队、东海舰队、边防部队等立下汗马功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