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鸽子百科

信鸽送信怎么知道地址(古代信鸽送信原理)

养过信鸽的人都知道,信鸽有送信的天赋。任何一种信鸽,都具有强烈的归巢性。它们到了任何生疏的地方,都会有强烈的不适应,会高速飞行到自己的家里。哪怕家距离这里有上百里甚至上千里,信鸽都会以最快的速度飞回去,甚至不愿在途中任何生疏的地方逗留或栖息。

信鸽分为几种,一种是300公里内飞行的,这种一般速度很快,飞不了多久就回家了;另外一种是500公里到700公里,这种信鸽要比较强壮才行;最后一种是700公里以上,最长可能到1800公里。这种信鸽耐力强,但飞行速度较慢。但无论再慢,信鸽的速度比当时八百里加急快得多。

 

前几年一场信鸽业余爱好者的比赛,350公里的距离,一只信鸽飞了5小时多就回到了家。那么,信鸽的时速就是65公里,这还不是专业信鸽。而八百里加急的马匹,时速不过12公里,只是信鸽的5分之一。更重要的是,信鸽飞行是直线,可以忽略地形的因素。而马匹必须在各种复杂地形奔跑,实际奔跑距离比信鸽长多了。

人类在至少三千年前,就开始大量使用信鸽。

有人做过实验,把信鸽的身上绑一块磁铁,然后信鸽就会迷失了方向,说明信鸽判断地点和路线,有一个可能是利用地球磁场和磁感线,此外信鸽判断方向,还利用太阳的方位角度。信鸽这种“飞鸟恋家”的本能,使得人们可以利用它传递一些信息,通常是写的小纸条,绑在信鸽的腿上。这在走路基本靠走的古代,这能飞的信息,可以传递的很快的了。

甲骨文里就有信这个东西了,但是那个时候的信件传递方式不确定。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战争的需要,出现了大体量有组织的信件传递形式,最为著名的当属“黑夫木牍“。一共两封信,分别是”黑夫“及其弟弟”惊“写给他们的哥哥”衷“的,两人在秦军之中,正在参与秦灭楚的战争。

 

信中表达了对母亲的关心,对家里的惦念,对战事的忧虑,以及需要家里寄一些钱:”室弗遗,即死矣,急急急。“意思是说:如果家里不能及时寄钱,兄弟两人可能会被饿死。家书中的行文、思想、情感表达方式均与现代人无异,可谓情真意切。读之不免令人担心兄弟两人后来是否平安归家。

再说信鸽的军事用途,这点见得最多,但是传递战场信息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可靠!信鸽显然不具备这种品质,所以史书中经常见到在围城战中,守军为了送信使突围求援,往往需要花很大的代价,而且成功率很低。如果信鸽这么好用,何必用人命去堆?而且,古代战争一般以年为单位,亲戚家最开始养的信鸽不到一个月就敢放出去了,完全把新家当老巢了。

历史上有名有姓的记载信鸽传信的事见于《开元天宝遗事》:“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为'飞奴'。”但是,很不幸,该书是一本小说......不会真的有人把小说当现实吧?

 

“飞鸽传书”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单程传信”,第二种是“往返传信”。

单程传信:“归巢”是信鸽的天性,利用这种动物天性,可以培养出十分优秀的信鸽。但要注意,信鸽的“归巢”是单程性的,好比我在A点饲养了一只信鸽,当我需要远行时,则将信鸽带在身上。

在到达B点之后,把写着“有内鬼终止行动”的纸条绑在信鸽腿上,信鸽便会在天性的驱使下回到A处,传达敌我信息。 训练方法:首先,将信鸽饲养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大约三周之后,信鸽就会将这个地点作为栖身的巢穴,此时便可以将信鸽带到距离巢穴较远的地方进行“放飞实验”, 来测试信鸽是否能够完成归巢任务和测试信鸽归巢的时间。

 

这个实验是要循序渐进的,比如,第一次将信鸽带到距离巢穴200米的地点进行放飞,信鸽顺利返巢,返巢的用时3分钟。第二次…500米…8分钟……反复测试且不断加长范围,并记录信鸽返巢所用的时间,便可以达到让信鸽进行单程传信的目的。

往返传信:往返传信的训练的要求更为复杂,而且具有条件限制,仅适合距离较短的信息传递。一般都是两个驿站之间的信息往来。

训练方法:将信鸽的巢穴分为A、B两个地点,白天让信鸽在A点进食,晚上再把信鸽带回B点休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之后,便可以让信鸽养成“白A晚B”的归巢习惯,从而达到AB两地往返传信的目的。这便是“飞鸽传书”的秘密,也是信鸽能够达到指定地点传递信息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种方式并不是太保险,因为信鸽毕竟是动物,路上很容易出意外。除非万不得已,一般重要的信件情报还是会选择传统的方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