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鸽传书”并非电影里才有的场景,
早在古代,当人们发现野生岩鸽的归巢能力后,就开始训练它们成为信鸽来传递信息。在近代战争中,信鸽屡立战功。而在现代的赛鸽运动中,它们的表现更是越来越出色。那么,信鸽的导航能力从何而来呢?是什么指引着它们从千里之外返回自己的家?
鸽子的祖先是野生的岩鸽。
几万年以前,野生岩鸽生活在悬崖峭壁上,后来被人们训话成家鸽,演化出极其繁多的品种,目前世界上的鸽子总共有1500多种。鸽子种类可以分为三大类,包括通信鸽、观赏鸽和肉用鸽。其中,信鸽是人们经过长期的择优培育和驯化而来的,其价值远远高于其他鸽子。信鸽在现代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用于国防和军事,二是供人们竞翔和娱乐。
信鸽体形中等,成鸽体重在400克左右。信鸽体质强健,聪明伶俐。信鸽归巢的欲望极为强烈,在飞行途中,不管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即便是千里迢迢,也要竭尽全力返回故居。它们的飞行能力极强,最快速度可达每分钟1800米。信鸽的羽毛花色多样,有灰色、绛色、黑色、白色,以及杂色的如“麒麟花”等,胸前的羽毛常常带有绿色和紫色的金属光泽。信鸽的繁殖能力也很强,目善于育雏,如不加以人为控制,一年四季均可繁殖后代。和其他鸽子—样,信鸽主要以谷物为食,进食时还要吃一些小沙石。因为鸽子没有牙齿,食物被直接吞到胃里,经过与胃里储存的小沙石互相碾磨后才能消化吸收。
信鸽的军事用途——军鸽
在信鸽大军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小兵种”,这就是作为军事用途的信鸽,被叫做“军鸽”。
在战争年代,军鸽不辱使命,不畏艰险地穿行于枪林弹雨之中,传递信息,摄取军事情报,甚至被当作制导炸弹使用,可谓功勋卓著。
在“二战”中,美军有一羽功勋鸽叫“森林汉”,4个月大,跟随美军—个侦察小分队被空降到缅甸境内日军驻地后方。后来,侦察分队遭遇日军伏击,无线电报务员牺牲了,小分队与美军指挥部失去了联络。7天后,小分队搜集到了大量日军情报,他们将仅有的这只小军鸽放飞。“森林汉”带着情报飞越山岳丛林,行程360千米,将情报及时送达美军指挥部。根据这些情报,美军派出大部队全歼日军。“森林汉”死于1953年,遗体被制成标本放置于博物馆内供人们瞻仰。
纵观20世纪的每一场战争,我们几乎都能看到军鸽的身影。随着21世纪信息化、数字化战争的到来,军鸽并没有被淘汰。经过严格训练的信鸽,可以不受地形和天气的限制,不易被有线、无线信号干扰,不易被雷达发现和监控,传递信息迅速,保密性强,使用简单,机动能力好,成本低廉,可以配备到单兵。目前,俄罗斯、美国等国仍设有专门的军鸽训练和研究机构。瑞士的国防军有现役军人不足4万,而在军队服役的军鸽竟达4万多羽,与军队的比例几乎是1:1。
信鸽为什么可以从遥远的陌生环境返回故居?
信鸽为什么能够从遥远的陌生环境返回故居?这是科学家们一直都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但至今没有一个定论。一种观点认为,信鸽能返巢是因为它们能感受地球磁场的变化:感受地球磁场的强弱差异,感受地理北极同磁北极在方向上的夹角,感受磁倾角。当然,太阳黑子爆发、地震波以及很强的无线电波都会对其归巢产生负面影响。不过,由于信鸽比赛的赛线通常都是固定的,经过在赛线上反复进行训练,鸽子们熟悉了沿途的标志性物体,能在近距离依靠记忆回家。
通过训练,信鸽的飞行负重能力可以达到75克。在“一战”期间,德国药剂师朱利叶斯就曾利用信鸽传送急需药物。一种公认的观点认为,信鸽是单程传递信息的,它们只是要回到自己的巢穴中,因此不能任意给它们设定目的地。事实上,只要在巢穴和目的地分别投放食物,信鸽经过训练,就可以完成在两地问的往返,距离甚至可以达到160千米。1977年,一群经过训练的信鸽被用来在英国的两家医院之间往返运送药物:每天早上,这些鸽子从普利茅斯总医院被放出,飞到德文波特医院,然后带回普利茅斯总医院所需要的小瓶子药。
信鸽的和平用途——赛鸽
在和平时期,信鸽最广泛的用途是供人们进行一项体育活动—赛鸽。这种竞赛模式始于欧洲,如今全球有约60万名赛鸽爱好者,在我国就有30万之众。比利时是公认的赛鸽王国,是现代赛鸽运动的发源地,也是赛鸽优秀种源的发祥地。在比利时的阿连栋克小镇上,有一个著名的养鸽人,被全世界鸽友称为“世界第一鸽舍的主人”——亨利-詹森。由他命名的“詹森鸽系”威震鸽坛已有100年。老詹森的五个儿子也名扬鸽界,他们爱鸽达到了忘我程度——为了全心全意照顾鸽子,竟然终身不娶。詹森鸽优秀的品系和优良的赛绩,令詹森家成为全世界信鸽爱好者顶礼膜拜的“麦加”,信鸽爱好者年复一年蜂拥而至,企望得到几羽詹森鸽。
作为赛鸽运动的“运动员”,根据品系的不同,信鸽可以参加2000千米、1000千米、500千米、300千米等不同级别的比赛。我国进行过的最长距离的比赛是3000千米,从新疆放飞山东,参赛的500羽赛鸽中只有一羽归巢,用时—个月。没有坚强的意志和强健的体魄,鸽子们是不可能完成艰难赛程的。在各种级别的比赛中,鸽子们从放飞地一起放出,哪只最先归巢哪只就是冠军,就好像我们人类的马拉松比赛。
那么如何训练赛鸽呢?
这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一只初生幼鸽在巢穴中长到20多天时,会被主人移到一个专门的鸽舍里,这里今后既是它的家,也是它在比赛时要回到的终点。经过几天的训练,幼鸽将学会如何寻找水源和食物。它们被放养在花园里,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熟悉来增强记忆。长到6周大时,幼鸽就被训练以鸽舍为起点作短距离的飞行。在它们建立起信心后,会逐渐增加飞行的距离,直到它们完全看不见自己的家,仅凭记忆回到鸽舍。这时,训练取得了初步成功。接下来,这些年轻的赛鸽会被主人带到越来越远的地方进行飞行训练,它们会乘坐汽车到达远离鸽舍的地方,然后靠自己的努力找到回家的路。训练赛鸽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发烧友会钻研出特殊的训练方式,对赛鸽进行秘密训练,为赛鸽运动带来无尽的趣味。
信鸽比赛是一项有组织的活动,其最高组织是国际赛鸽联盟,我国是成员之一。中国信鸽协会是在国家体育总局管辖下的—个民间团体组织,全国各省、市、县、区都有信鸽协会。信鸽竞赛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使其逐步形成—个特殊的产业链,专门为信鸽提供各种服务,比如用具生产厂家、药品厂家、饲料厂家、信鸽医院等。国际鸽联每年都要组织信鸽展示、销售和拍卖会,全世界鸽友都会踊跃参加,一只好的信鸽可以卖到100多万美元。《圣经》上记载的鸽子为诺亚方舟衔来橄榄枝的故事告诉人们,鸽子是为世界带来希望与和平的使者。“国际和平年”的徽记图案就是用稻穗围绕着双手放飞一只鸽子,它象征着和平、友谊和五谷丰登。
信鸽,这一大自然的精灵,在人类战争与和平中发挥着其特殊的作用。
雌性鸟嘴帮助鸟类导航
难怪信鸽很少迷路——它们可以用嘴来感知方向。最新研究揭示,信鸽可能是借助于它们嘴上的—个有磁性的“地图”来完成长途旅程的。
鸽子到底是如何找到回家的路的?这个问题困扰了科学家和养鸽爱好者很多年。从岩鸽继承下来的习性让信鸽在千里之外也能定位自己的鸽舍或巢穴,从古埃及开始,信鸽的这种特殊本领就已被发现。可如今几千年过去了,人们仍然无法确定信鸽归巢的能力从何而来。
我们知道鸽子拥有“磁场罗盘”和“太阳罗盘”,那么鸽子配合罗盘使用的“地图”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长久以来都没有定论。一项新的研究认为,信鸽可以感知地球磁场,并通过地磁感应来绘制归巢的“地图”。这一发现引发了学界激烈的讨论,以前人们大多认为信鸽是依靠辨认空气中的气味来确定归巢的方向和路线的。
为了验证地磁“地图”理论,研究人员将鸽子放进一个木制的隧道里,隧道两头各有一个饲料盘,隧道外面环绕电磁线圈。研究人员对鸽子进行如下训练:当电磁场关闭,没有磁场干扰时,鸽子在1号饲料盘进食;当电磁场开启,有磁场干扰时,鸽子在2号盘进食。实验结果是,经过训练的鸽子在研究人员随机地开启或关闭电磁场时,都能够准确地选择饲料盘进食。研究人员认为,鸽子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在它们的嘴部有磁铁矿。磁铁矿是一种具有磁性的富含铁的矿物晶体。科学家推断,鸽子嘴巴上方的突起是由磁铁矿晶体构成的,所以能感知地球磁场。地球磁场在一定的地质年代是非常稳定的,可以从空中进行精确测量,地球磁场在赤道最弱,随着纬度向两极变高而增强。
迁徙的鸟类受到太阳、月亮、星星以及其他看得见的地面线索的引导,而地球磁场同样也可以给鸟类提供空间信息,使鸟类能够按照精确的线路飞行。其他动物也被认为可以利用磁铁矿导航。科学家相信矿物质可以被用来解释为什么水中的动物,如鲸鱼、鲨鱼、金枪鱼、鲑鱼和海龟等会有很强的方向感,还有研究认为海洋软体动物也拥有地磁罗盘感知能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