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公棚赛鸽

米卫信鸽的外貌特征

  本文选自李峰《历史的变量:海洋视角下的中国历史》。本书内容涵盖从春秋时期到元代的中国航海简史,郑和下西洋,明代中葡、中荷的兵戎试探交锋,明万历年间抗日援朝,明清海禁,鸦片战争,洋务运动,中法战争,北洋舰队的建设及甲午海战。

  一、郑和船队的规模

  郑和船队装备各类船只400余艘。在一些史书上记载郑和船队有200~250艘,400余艘应该相对准确,记载可能忽略了中小型船、警戒船和传令船,以及其他功能用船,船队按其船舶的大小和作用大致可分为5个等级:宝船、马船、运输船(粮船与水船)、座船、战船5种。

  1.宝船:宝船是船队中最大的船,也叫“帅船”,长达44丈,宽达18丈,9桅12帆,桅杆高耸入云。该船上面是4层结构的宫廷式建筑,精美而豪华。宝船装备有大量的喷筒、火铳和火炮等新武器,具有很强的作战能力,宝船是船队的旗舰,被喻为“海上城堡”。郑和船队装备了30多艘宝船。(笔者注:这30多艘宝船相当于郑和舰队的主力舰,作用和炮舰时代的战列舰,像今天航母编队的航母一样。)

  2.马船:马船又名马快船,是明初的大型快速水战与运输兼用船,在郑和船中担任综合补给任务。它有8桅,长37丈,宽15丈,主要用于运送战马、武器装备以及其他军需和生活用品。装备有一定数量的火炮、火铳,也能用于作战。(笔者注:马船相当于今天的两栖登陆舰。)

  3.战船:战船的种类繁多,是船队中的护航兵力。它有5桅,长18丈,宽6丈8尺,船吨位小,机动灵活,配有火器、火铳、喷筒等武器,主要用于水面机动作战,保障整个船队航行安全。(笔者注:战船相当于今天的驱逐舰和护卫舰。)

  4.座船,又称战座船。共有6桅,长24丈,宽9丈4尺,同样配有火器、火铳、喷筒等武器,是一些将领乘坐的海船和八橹船,主要用于船队护行和执行两栖作战。(笔者注:座船相当于今天的两栖运输舰)

  5.运输船:分粮船与水船,粮船有7桅,长28丈,宽12丈。载重约1200吨,是整个船队的给养供给船,主要用于装载粮食、副食品。水船,与粮船的构造大致相同,是专业运水的船只。郑和船队装备的运输船,至少35艘。(郑和船队有27000人,按两年的时间计算,至少需要15 艘运粮船。以人均每天需2千克淡水计算,至少要配备20艘水船。)不少航海史学专家认为,在船队中配置专用水船,是郑和航海和明代制船的一项了不起的创举。(笔者注:运输船相当于今天的两栖补给舰)

  这样的船队,就是在海上航行一年,也不用登陆补给,其远洋作战能力,在那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具有。当时就是把波斯与欧洲所有的大型船只加起来,也达不到郑和船队这样的规模与远洋航海能力。就是100年后的“大航海时代”的西方船队,与郑和船队相比都会显得非常渺小。

  影视剧《郑和下西洋》剧照

  二、郑和船队的船队编制与人员编制

  船队编制

  郑和船队由舟师(相当于现在的海上机动作战舰艇部队)、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舟师就是基本单位战船,它们被组成编队,分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作战。仪仗队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

  人员编制

  郑和船队的总人数大约27000人,其中人员根据分工命名为:官校、旗军、勇士、水手、火长、民梢、舵工、班碇手、通事、办事、书算手、阴阳官、医士、铁锚、木埝、搭材,等等。

  由于担负着搜捕建文帝的重要使命,如果发现建文帝真的在海外,又有藩国的支持,可能要与该国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因此,人员编制采用了军事组织形式,人员以军人为主,加一定比例的其他人员。郑和船队采用的是明代军队建卫编制,一卫有官兵5000至5500人,共有5 个卫的建制,分别隶属舟师、两栖部队和仪仗队。这支部队中的多数士兵是从明帝国各部队中抽调来的精锐,从永乐年起,这部分士兵经历长时间的、严格的航海与海战训练。另一部分士兵和水手是从具有“水手之乡”美誉的福建长乐招募来的,这部分人长年生活在海边,特殊的地理条件使他们习惯海浪里的生活,他们性格刚毅,特别善于使舟驾船。郑和部队虽然人数众多,但训练有素,组织严密。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作战需要来编组的,均衡配套,各司其职,在统一指挥下形成一支严密的战斗整体,是当时世界上建制最完美的海军部队,其战斗力在当时来说绝对是世界第一。

  三、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郑和船队装备的兵器,仍然分冷兵器和热兵器两大类:

  冷兵器

  主要有标枪、鬼头大刀、弓、弩、钩镰、撩钩、犁头镖、小镖、灰罐、过船钉枪、标枪等武器。此外,士兵都装备了头盔和藤牌等个人防护品。

  热兵器

  燃烧性火器主要有火药箭、喷筒(用于攻守城寨和水战,火焰可远达数十丈)、火球,火蒺藜、铁嘴火鹞、烟球、烟罐、鸟铳等。在郑和船队的每艘战船上,都装备有大型铜制或铁制火铳、火炮,中型铜制或铁制火铳、火炮,以及大量铜制手铳。还装备了新兵器“赛星飞”,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最原始的水雷。而且船上士兵每5000人中就装备有几百挺霹雳炮(又名:抛石机,此时抛的是装满火药的罐子,利用爆炸或毒烟克敌),200支鸟铳(又称手铳,型号很多,大小各异),大炮20多门,主要用于陆战。

  虽然郑和部队是冷、热兵器相结合的部队,但其武器装备在当时世界上是最优良的,特别是热兵器,至少领先世界30~50年。例如:火炮炮弹也从传统的实心炮弹,改为了内填炸药的可爆炮弹(这种炮弹是在倭乱时期,由火炮匠李长孙发明,外形如瓢,里头装有火药薄铁片,缠火绳的木谷以胶插入木谷的竹筒。木谷的沟缝长,炮弹的爆炸时间长,反之则短)。而欧洲是在 14世纪中晚期,才出现少量的发射石弹的火炮(部分先进的火炮技术,还是郑和传到阿拉伯,再辗转传入西欧的)。至于火枪在西方部队的装备就更晚了,法国直到1566年才淘汰了十字弓,而英国直到1596年才正式将火枪作为步兵武器。而此时,郑和部队在火铳、火炮、鸟铳等热兵器的使用上,已经是非常娴熟了,在搞倭战争和靖难之役中,都得到了非常好的实战演练。冷、热兵器的战术配合,此时已发挥到了极致。经分析,明郑和部队的战斗力十分惊人,试想一下,后来西方殖民者不过才几门炮就轰开了中国清代封闭的大门。

  影视剧《郑和下西洋》剧照

  四、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指挥联络技术

  郑和船队在七下西洋的航海中,已经非常娴熟地掌握了利用航海罗盘和过洋牵星术进行导航。航海罗盘,就是今天的指南针,郑和船队对罗盘的应用也已大大超出了以往指示南北方向的范围,发展为主要用于测量和确定船队的方位、航速、航距和路线,并选择确定最佳的航线,它成功运用于航海,可以说是中国对世界航海史的一大贡献。过洋牵星术,就是靠日月升落辨别方向、靠测星体高低度量远近等,对船队的方位、路线以及舰距等进行判断定位。这两项技术的协作运用,大大提高了船队的安全性与远航能力。同时,郑和船队还把这两项技术,运用到绘制航海图中,并成功绘制了许多航海图(可惜后来这些航海图和航海档案都被人为烧毁)。

  在船队的指挥和调度方面,郑和船队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通信联络体系,船上配有交通艇、信鸽、音响信号(锣、喇叭、螺号等)、旗帜、灯笼等装备。白天,船队以约定方式悬挂和挥舞各色旗帜,组成相应旗语。夜晚,以桅杆悬挂灯笼多少,船头船尾灯笼的悬挂情况进行联络。遇到能见度差的雾天或下雨天,则以号角、铜锣或信鸽进行联络。

  由于具备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成熟的联络方式,使郑和船队在航行中,能以“人形”或“鱼形”进行编队。其编队形式是:宝船(指挥船)在中间,最前方为座船,两侧翼为战船,后方才是运输船以及马船。不管是大雾,还是黑夜,都能保持严整队形。这种编队形式,在战术上可攻可守,任何海盗或国家袭击这支部队,都是自取灭亡。当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组织这样规模庞大的舰艇战术编队进行远洋航行,更没有能力组织舰队与这样的庞然大物决战。有两个因素制约他们:1.没有先进的“指南针”技术。2.自身的航海技术理论与“过洋牵星术”导航技术相比,显得非常落后。西方的航海家们,一直到15世纪末,还是靠观察南极星同其他星宿高度的简单仪器来确定航行方位的。西方后来掌握这两项技术,还是郑和传过去的。另外,他们舰队间的联络方式与郑和船队相比,也显得非常落后。可以说郑和船队在航海技术、通信指挥以及船队的战术编队上,领先世界70年以上。

  影视剧《郑和下西洋》剧照

  五、完美的后勤保障制度

  郑和船队的后勤编制非常先进,船队有专职的后勤保障人员,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如:户部郎中负责管理钱财和后勤供应;书算手负责会计出纳;舍人负责起草、誊写信牒文件;医官、医士负责防治疾病和收集药材。
米卫信鸽的外貌特征

  强大的运输能力,使后勤在保障船队给养方面得心应手。船队每次出海都装载不易变质的豆类和大米、小麦等谷物,还有大量通过腌制、烟熏或晒干后能长期保存的食物(如:蔬菜、肉类和水产),并有专业的运粮船装载,粮食储备至少能支持两年。并拥有专业的运水船,为船队海上航行提供充足淡水。郑和船队最大的特色,就是在船上种植蔬菜,养家畜、家禽。还有专职的水产捕捞人员。这些得力措施都为远航的官兵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从郑和七下西洋可以看出,船队官兵没有营养不良和恶疾流行等事故发生,从而影响船队航行。而其后的几位航海家的船队,如:哥伦布船队、达·伽马船队、麦哲伦船队,他们在航行中,或多或少都出现船员间营养不良、恶疾流行等事故。其中坏血病最为常见,西方国家直到发现维生素C,才解决类似病的发生。郑和船队那时虽然不知维生素C为何物,也没有系统化、理论化的“营养学”,但他们通过完善的后勤体系,切实保障了船队官兵们的健康。不管航行到任何地方,船队都是生机勃勃,官兵的战斗力与航海能力没有一丝减退。(笔者注:一直到17世纪,西方航海者还是解决不了坏血病的问题,每次远航都有大批海员为此死亡,后来西方航海家发现中国航海者基本都没有坏血病,百思不得其解,通过分析,发现是因为中国人都有喝绿茶的习惯,而绿茶富含维生素,这才解开了坏血病之谜。)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明帝国郑和船队,在数量规模上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在吨位体积上也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在装备上更是世界一流的,在航海技术、通信指挥和人员编制等多个方面都是世界领先的。所以美国学者路易斯·利瓦塞斯称郑和船队是“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这样的美誉,也只有郑和船队当之无愧。

  郑和完整地展示了明帝国的实力。据统计,在明成祖鼎盛时期的1420年,明王朝拥有3800艘船,其中1350艘巡船、1350艘战船,以及驻扎在南京新江口基地的400艘大船和400艘运粮糟船,其中250艘是远洋宝船,此外还拥有大量护洋巡江的警务执法船和传令船,威名远扬的郑和船队实际上只是强大的明帝国海军的一支海上机动舰队而已,许多学者认为,像郑和船队这样的海上机动作战舰队,明帝国可以同时武装五支到六支!

  郑和船队28年间七下西洋,造访40余国,除了一次剿灭海盗和被迫打了两次自卫反击战外,没有侵略过一个国家,没有建立一块殖民地,没有掠夺他国财物,没有为自己圈定一片海域或占领一座岛礁,甚至没有为自己建立一座纪念碑和在外国水域留下一个中国地名,没有使任何邻国感到过威胁。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进行的是真正的友好邦交的“和平之旅”,它是一支真正的“和平舰队”。郑和宝船所到之处,只留下了中国人民的真诚友谊和中华民族的先进文化技术,还有南洋各地人民供奉郑和延续至今的缭绕不绝的香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微信号:gtzz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