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向鸟类学会了飞行,发明了飞机,飞行速度在100年间速度从当初每小时只能飞行几十公里,发展到今天时速可达几千公里。航天飞机每一秒钟就要飞行20至30公里,主要得力于两个方面:一是提高飞机的动力,二是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尽量减少空气阻力。
空气动力学是主要研究空中运动物体的速度、升力、阻力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物体要升上天空,必须要有克服地心吸引力的升力。当升力大于地心吸引力时,物体就会向上运动;升力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升力的大小,还取决于翅膀展开后的面积,面积越大,升力也越大。
空中运动的物体,同时还要受到空气的阻力,速度越大,阻力也大。翅膀面积越大,阻力也相应增大。因此,空中运动物体的速度、升力和阻力形成对立统一体。
我们一直认为鸽子飞行累是因为空气的浮力太小,其实并不尽然。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大型鸟类优雅地伸展两翼在天空翱翔,只是偶尔煽动一下翅膀,原因是它们很好地利用了物理学原理。
翅膀是赛鸽飞归的最大也是最根本的硬件,翅羽的宽窄与长短,主羽的大小及形状,与鸽子飞行中产生动力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什么样的羽翅结构能产生最理想的浮力和推力?怎样才能有效减少赛鸽的飞行阻力,降低赛鸽在飞行中消耗的能量,最大限度地提高相应速度和赛程上的飞行速率呢?
上次鸽小编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对中短赛程的羽翅形态作了介绍,今天给大家介绍远程及超远程赛鸽的羽翅形态,供大家参考:
1.长、弯、圆,前端羽夹角明显——远程赛鸽的羽翅特征
在700至1000公里级长程赛中,正常气候条件下赛鸽的飞行时间是一天至一天半。700公里当日归,也要飞行8小时以上,千公里很难突破12小时。所以这类赛鸽的羽翅要适应较长时间的持续飞行。对羽翅的基本形态要求是:整个翅膀较中短程赛鸽羽幅略宽、长、大一些,尤其是主羽不能像中短程赛鸽那样趋窄、 短,拉开翅膀后,前四根主羽端头夹角较大,羽条端头略圆,第七至第九根呈弧形排列。
这样形态的主翼羽飞行浮力大,阻力小,不必加快扇动频率也能保持较高速度,同时节省体力,有效减少能量消耗,恰好适应了长程飞行的要求。不难想象在连续十几个小时的飞行中,没有一双形态、结构合理的翅膀,想高速归返是不可能的。对长程赛鸽副羽的要求,是羽辐要有一定弯度,排列紧密,基础羽要有良好的硬度,遮盖完善,不漏空气,这样的羽翅结构便于使搏击的气流向后流动并产生向上的浮力和向前的推力。长程赛鸽的主羽切忌过长(齐尾),因为过长则扇动频率低,没有速度;同时也不能过短(不及尾端黑色部分),这样扇击频率高,消耗能量过快,没有耐力。
2.宽、长、齐、圆——超远程赛鸽的羽条特征
所谓超远程,主要指1500公里以上级别赛程。这种超远距离的飞行,对一羽鸽子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长途拔涉,通常最少要3天以上的连续飞行才能返舍。几十甚至上百小时的连续飞翔,不但要身体结构具有较好的适应性,更要求有一双合乎自然要求的双翼,它的基本要求是:“羽轴粗壮,羽幅宽长,排列慎密,前端圆齐”。羽轴粗壮是要发达粗壮,有韧性;羽幅宽长,即主羽中段明显比副羽宽,而且长要齐尾;排列慎密是一根紧参一根排列,不留间隙,前三根大羽一样长,且羽端圆。还要求羽轴应有良好的弹性,羽脉勾结紧实,不易分离,以适应长时间光照,雨霜风尘、朝露侵蚀。这种羽翅形态虽不能长时间、高频率扇动而产生爆发力,但是扇动中与空气接触的截面大,产生的浮力也大,便与滑翔飞行,能更有效地节省能量消耗,也便于长时间飞行。
北方每到秋季,我们可以看到天鹅、大雁等大型候鸟迁途时,它们为了节省体力都是连续扇击几次双翅后展开双翅短暂滑翔一次。平常在天空中高飞的苍鹰也是如此。鸽子在飞超远程的归途中,仍然是每扇击几下后,滑飞一小段,时间相当于扇击次数的二至三次时段,而且超远程赛鸽在归途中都是低空飞翔,这样以便有效利用地面上升的气流,匀速向前飞行。这类赛鸽站立时,副羽会盖满背部,其主翼羽齐尾或略长于尾。
总之,赛鸽高速飞归,是智力、体力、意识、以及体型结构和羽翼结构等综合素质最佳发挥的集中体现,各个条件虽可互相弥补,但缺一不可。鸽友们要将羽翅作为选育的重要参数去鉴定,找出不同赛程的最佳羽翅形态,去参赛各种距离的比拼,以赢得比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