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配对出鸽或是交鸽比赛,大家都是冲着赢的方向去的,所以大家一般比较喜欢学习一些如何成功的方法。
但是不得不承认很多鸽舍成功鸽舍分享的经验大多只是其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冰山一角,所以有时候我们确实是学着做了,但是却因为各自的条件不同,或是还有一些未知的条件没有配套使用而导致最终的失败。
(譬如,知道每天早晚各家飞两小时可以增强鸽子的体质,但与之配套的鸽种和营养却跟不上,而出现反作用。)
想做好一件事前或是得到一个好的结果,合成的要素很多,有时候还需要一点运气。(比如赛鸽中变幻莫测的天气)。但是导致最终的失败却可以只是在一个小项出错。(比如收鸽失误)
可以说成功的方法需要体系且有不少未知的东西,但导致失败的原因却是比较容易明确的。
在赛鸽上失误最少的人往往也是最接近成功的,所以今天这篇旧文不是分享如何成功,而是与大家分享如何避免失误,希望对大家有用,正文如下:
连续几年来我放飞的成绩越来越好,不少人很想知道我的近况,在这里我就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情况,自1989年后在1990年春季放飞700公里赛中前三十名获奖,我放飞两羽当天全归,一羽获29名。
秋季参加崇文区飞700公里比赛放七羽当天归四羽,仅休息一天半又选出两羽参加朝阳区举办的全市700公里大奖赛。当天全归,一羽荣获季军。
1991年春北京市放飞千公里我参赛四羽归三,一羽用时15小时30分归巢。因家住得远,前十名报满后就不再使用鸽钟。排182名。秋季朝阳区放飞新乡564公里,共在6240羽信鸽参赛。因天气不好黄沙蔽日,当天仅报进45羽。
我的一羽红绛雌,沙眼,以5小时58分荣获冠军。比亚军快1个多小时,比季军快2个小时。这羽冠军的分速,是区里几年来最快的也是我养鸽以来最快的一羽。
有不少鸽友前来向我祝贺第五次荣获冠军,也有不少鸽友前来和我探讨其中的奥秘,在这里我为了向那些关心我的朋友们表示感谢,把我十几年来从实践中总结的一点体会献给广大鸽友,共同探讨。
一、从书本中不断学习,广交鸽友从中吸取养分。因为只有好血统的鸽子,而不能科学地喂养、繁育、训放,关起门来养鸽是很难有所作为的。
二、一般引进鸽子不外乎种鸽和幼鸽,这对每一位养鸽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点不能忽视,就是血统,这一点不少书刊都有论述,我就不再谈了。
三、精选最佳种鸽合理配对,育出的子代一定要取双方的优点,一定要比老鸽强,幼鸽达不到标准,种鸽要重新选配或淘汰。
四、孵蛋期间,第五天时取蛋检查,是否受精,有的虽已受精,蛋中也有血线,有的却也出不来,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原因有三点:
一是种鸽出身素质差,年岁太大;
二是血统太近;
三是养鸽者不太注意的,而我以前就吃过这个亏,下雨天鸽子身上雨水未干就换窝孵蛋,使被孵热的蛋受到冷水刺激,则必死而不能孵出,下在孵蛋的鸽子洗澡后也要注意这点。
(受精卵不出壳也有可能是种鸽感染沙门氏菌或是支原体所导致,尤其是以沙门氏比较常见。)
五、幼鸽出壳,一定要观察肚脐带是否收齐,蛋壳是否干净无血迹。有些鸽友不太注意,认为鸽子长大了肚脐带就会自然回收平齐。
其实不然,这反应了幼鸽先天素质的好坏,收得好,则气血不亏。这对今后的素质及对后代的遗传都有所影响,对日后的比赛更有直接影响,所以肚脐带收不齐的要坚决淘汰。
六、我认为幼鸽智力的开发非常重要,有句古语说得好:“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鸽子也一样。
我在以前的放飞中实践过,同是一对种鸽育出的鸽子,两羽从小到一岁半时从无训放过;两羽从会飞半个月后开始从1公里到10公里反复训放,四个月时与一岁半的两羽一起参赛。
每站经训放的四月龄的幼鸽都比一岁半的未经训放的归巢快,到500公里时从小训放的两羽都归巢,而那两羽却飞失了。
未经训练的一岁半鸽,在前期比赛的过程中适应性和体能差导致它们的身体和内脏的各个器官也容易受到损伤,所以出现复放不归的现象。
八、在放飞季节应该注意观察每羽参赛鸽的精神状况,雄是否有配偶,雌鸽是否有蛋,有对的归巢稳定,赶蛋的容易丢失,带蛋的归巢慢也容易丢失。
九、换边条不到一寸以上的不宜放远,缺少前头毛的不宜放飞,因在飞行时,头前无毛,分风不好。风直接吹头,速度慢,遇到雨天,雨点直接击头,使鸽子头晕眼花,容易飞失。
十、身体没有恢复的,不能再放,眼睛退色变浅者不能再放。中医讲“肝开窍于目”,鸽子也一样,如超负荷飞行内脏受损,表现在眼睛上。
十一、提醒大家注意,放飞归来后,下站再装笼放飞时,有的鸽子在笼中精神不安,打哆嗦的鸽子不能再放。我在这方面实验过三次:
一次是一羽幼鸽参赛300公里归巢后,再放500公里,交鸽排队时,我发现它在打哆嗦,当时以为是怕老鸽子啄它,并没在意,结果放飞未归,而它的平辈放700公里还取得了好的名次。
第二次是一对老鸽子,刚育完鸽子一个月,因它们的平辈鸽500、700公里级比赛归巢都很好,故认为问题不大,在300公里归巢后,再放500公里时,也是在笼中打哆嗦,结果又是飞失。其中一羽半年后,挣脱一边的胶布飞回。
第三次是一对500公里归巢的成年鸽,复放时,80公里归巢,哺育了9天幼鸽,在放300公里时,在笼中也浑身颤抖不已,当时我想这两羽都是500公里归巢,这次仅有300公里,而且是明日一早就这开笼放飞,理应不成问题,但结果是时至今日尚无踪影,而其平辈鸽两岁后有千公里归巢记录。
吸取了这三次的教训,使我在以后的放飞比赛中避免了多次不必要的损失。鸽子装笼后打哆嗦,是来自鸽子的心理条件反应,表现在外的一种症状。
表明在放飞前一定要把握住鸽子的年龄、身体条件这一关,这会少损失那些本来有希望在今后取得佳绩的鸽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