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优秀的鸽子可以在从未训放过的陌生地放飞后顺利归返,而同样的线路经过多次训放的鸽子会比完全没有训过的鸽子飞速更快而且归巢率高,由此推断鸽子归巢要借助磁场定位和视觉进行共同导航。
针对以上两点,鸽子如果是依靠磁场定向在陌生的环境里飞返,那归返的线路完全是鸽子靠着当时的"感觉"结合当时的地形和天气来决定的,所以从什么线路回来带有偶然性,而如果是已经多次飞过的线路如无意外,鸽子会根据沿途的公路或标志性建筑选择相对固定的线路归返。
国家高速是赛鸽归返很好的参照物
当下比赛多以幼鸽赛为主,比赛时半岁或是七八个月的幼鸽身体还是相对稚嫩,在赛前多次将幼鸽直接训到决赛站并不现实也极有可能飞伤鸽子。所以现时大多采用了一种折中的办法,最远将幼鸽训至比赛理论直线上的200公里左右以锻炼鸽子的体能又不至于飞伤。
而在比赛理论直线上100公里左右的冲刺阶段则采用扇形训练法做多次的加强训练,目的是在比赛的前段鸽子由依靠磁场导航飞达100公里左右的扇形范围时可以快速转为视觉导航,这对比赛的成绩将带来极大的加分,比赛距离越短加分效果越大,现在比赛激烈的地区胜负往往就在分秒之差。所以100公里的扇形训练要好好运用。而100公里是指相对比较好飞的赛线,难飞的地区可以酌情缩短,以飞行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为安全。
扇形训练法
谈到扇形训练大家肯定会问这个扇形训练的角度应该多大?如何选择训练的地点?这就要回到前面题目中谈到的赛线问题。
在制订赛线的时候,我们可以巢地为中心,轻松地在平面的地图上用尺子划出N多条距离相等而方向不同赛线,虽然直线距离一样但在实际训放的过程中结果却有天壤之别,所以时下各地鸽会使用的经典赛线都是经过长期实践确实可行后才固定下来的,不能轻易改变。
是什么因素限制了我们对赛线的选择?除了不可捉摸的磁场,我们知道难飞的赛线都是相对多山多雾的,我们的鸽子虽然可以高飞但是沿途的高山会对鸽子的飞行增加不少负担,低矮的山丘可以通过攀高来翻越,和过高的山峰就需要绕行,有时候运气不好迎面碰上U型的群山无法翻越那鸽子往往容易沦为天落,这在以前依山养鸽时常收到的天落鸽深有体会。
山沟
从天气上排除了多雾,从上图看就能体会山形和山势对鸽子飞行是有的限制地,所以从这一点出发,我们可以大胆推断鸽子飞返的多会是选择相对平坦的线路,实在不得已则沿着和归巢线路同向的山脉向前飞行,而有时候也会因为入错了山脉无法通过折返或是攀高翻越出来而只能顺着山势飞行,最后偏离航向太多,体力透支沦为天落。
所以从上面来看进行扇面就不能单纯的以地图上的比赛理论直线,主观以相应的角度来制订外训地点。而应该研究比赛沿途的山高和山势评估赛鸽的必经之地,评估鸽子最有可能出现的"登陆点"或是容易出错的岔口加强训练。在这里有一个笨办法,国家修建高速路的时候都会精心测绘尽量挑选地势相对较好容易施工的线路,在研究沿途山势的时候也可以结合国家高速来制订训放的地点。
GPS环的运用
现在也可以利用最新的技术手段,用一些成绩良好的赛鸽佩戴GPS电子环对实际比赛归返线路进行全程记录,通过一定数量数据比对,来而制订出一些实用的外训地点。这将会极大的提升外训的效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