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这篇文章,是84年全国首届信鸽邀请赛品评交流大会上的一篇发言稿,全文约一万两千字,阅读长文时常会让人望而生畏,且某些部分可能还需要读者们反复咀嚼,为了提升阅读体验,我将本文拆为三篇,一连三天跟大家做分享,希望能耐心看完的鸽友都能所收获。
一、概言
选择与选配是培育良种信鸽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信鸽各项竞翔素质的有效手段和必然途径。
选择的目的,是选育优良种鸽和优秀赛鸽,为选配或竞翔创造条件;选配的结果,则通过子代的竞翔测定为选择作出鉴定,因而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关联的。
按照遗传学的观点来说:选择是不能产生新的遗传基因的,但能使不合要求的基因额率逐步减少,这对继续保持或强化固定原有品种的优良造传特性,还是很有成效的,如当出现弯龙骨、翻毛、火油眼、鸭脚蹼等劣质性状的遗传基因时,就可及时发现淘汰,不使漫延发展,以至贻害整个鸽系。
而选配则不是单纯的选择,它是按照科学方法作进一步的选择,即运用遗传和变异的普通规律,对公、母入选鸽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选择。
通过择优选择、合理选配和定向培育达到提纯定型的要求,其最终目的,是将需要改进和提高的性状集中到自己培育的鸽系中来,以使自己的鸽系能更精益求精,不断向新的竞翔高峰攀登,这对每一个信鸽爱好者来说都是朝思想梦寐以求的。
但在现实的育种实践中,也不是那么轻而易举就可成功的,往往会出现一些相反脱节的不一致现象,其结果当然是不能达到人们的预期目的。
例如:有些何养不久的新手,他们虽然想尽办法弄到几羽本身飞过1000公里左右的优秀赛鸽,或是子代飞过1000公里左右的优良种鸽,但拿回家去况对以后,其后代的竞翔成绩业不理想,甚至在很短距离内就会飞失;
也有一些信鸽爱好者,虽然他们已有几年养鸽经历,但还不善于识别和选择,甚至受了“唯血统论”的影响,盲目迷信名牌血统,不看鸽子具体质量,致使听信他人胡吹,误将次鸽当作好鸽使用,其后代成绩当然也是可想而知了。
还有一些养鸽经历较长的老鸽友,虽然他们也曾偶尔出过一些成绩,但却只能老是徘徊在1000公里左右,不能在超远程竞翔中有新的突破。
究其原因:除了品种、血统、饲养、训练等方面的问题外,主要还是选择不严和选配不当所致。以上一些情况足以证实,学习和掌握选择与选配的基本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养鸽界最负盛名的前辈养鸽宗师李梅龄医师,正是这样身体力行认真实践的,他不仅是我国养鸽界运用遗传学基本原理进行系统选择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养鸽界第一个采取择优选择,合理选配和实行定向培育而获得成功的赛鸽家和育种家,虽然李梅龄医师是以擅长信鸽的血缘交配著称,但他对异品种的改良杂交也有独特的心得,剖析他的成功奥秘,主要就在于:
在他一生的养鸽经历中,既一贯重视信鸽的品种和血统,又长期坚持选择与选配的实践和研究,经过他几十年的刻苦钻研和辛勤培育,终于成功地育出了一批闻名全国的李梅龄鸽系,为我国信鸽育种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笔者根据李梅龄医师五十年来的育种实践经验,曾经简单扼要地将它概括成一首《养鸽要诀》,即“品种血统是基础,合理选配是关键,精筛严选须坚持,竞翔测定见成效”。
这一经验之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同当前世界各国养鸽名家的成功经验是完全一致的,但是这一重要经验並不为我国广大信鸽爱好者所熟知和重视。
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各地鸽会组织普遍存在一种“重竞翔、轻科研”的倾向,未能及时收集整理会员中的点滴育种经验,对于信鸽的选择与选配等有种基础知识,也更缺乏系统的介绍和指导,致使不少信鸽爱好者或多或少地都走了一段弯路。
有鉴于此,本文仅就信鸽的选择与选配等有关内容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广大信鸽爱好者共同探讨。
二、信鸽的选择
选择是培育良种信鸽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提高信鸽竞翔素质的一种必要措施,主要是按照优生学的原理,采用人工方法,淘汰不良个体,选留合乎人们要求的竞翔鸽和种鸽,因而是每个信鸽爱好者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术。
由于选择的质量优、劣或适当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入选鸽本身的竞翔成绩,而且还将对其后代的竞翔性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正确掌握选择的基本技术是至关重要的,至于能否达到人们预期的选择效果,则要经过多次竞翔测定才能检定。
按照优生学的观点来说:凡是经过严格选择的信鸽,其竞翔性能(包括归巢速度、归巢率、竞翔距程)以及体质、眼砂、外貌、体型等一般都优于没有经过选择的,无数竞翔实例足以证明,对赛鸽采取严格的选择措施还是非常必要的。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往往会有这种情况,有些经过初步选择认为比较满意的赛鸽,却在中、短程竞翔中轻易地飞失了(特别是幼鸽),而有些原来不太中意的鸽子却能经历各种艰难考验,取得了出人意料的优异成绩,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由各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如在选择时单纯注意了外貌表现的要求,忽视了血统内在遗传基因,或是单纯注意了品种、血统方面的要求,忽视对身体素质、眼砂等方面的关注,致使选择带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和盲目性;
有的饲养者由于急于求成,不按鸽龄参加竞翔,致使入选鸽无节制的乱放,遭到不必要的损失;
也有一些饲养者对赛鸽的生理状态注意不够,如对生蛋、换毛、病伤等不适于继续竞翔的入选鸽照常令它参加竞翔,致使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也有个别饲养者因对毛色,眼砂色素等存有偏见,致使一些质量优秀的信鸽被不适当地淘汰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因此,我们在进行具体选择时,必须要统筹兼顾和全面考虑,即既要考虑表现型要求,又要考虑基因型需要。
根据我国目前常用的选择方法,大致可以分为外貌选择、竞翔测定选择和家系选择等三种,现依次简介于后:
(一)外貌选择:
外貌的选择与品种的要求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选择的标准:主要是根据鸽子的外貌、体型、体质、眼砂等条件是否符合品种要求和竞翔需要。
因为任何一个优良的信鸽品种,都是有其一定的外貌特征的,通常人们都选择外貌特征像其上代的作为入选鸽,选择时主要看其头型、鼻型、眼砂、毛色、体型、翼羽、龙骨、趾骨等主要部位的特征是否符合品种要求或竞翔需要而定,一般来讲种鸽的外貌选择应该从严掌握,否则其后代将不易保持原有品种的特征,但对竞翔鸽来说则不应强求,只要能基本符合竞翔要求即可。
但是不管怎么说,凡是一羽优秀的信鸽,不论它是什么品种,什么性别,也不管它是种鸽还是竞翔鸽,基本上都应具有体质坚实、体型匀称、毛羽紧密和体重适中的特点,尤其是一对眼睛必须是机警灵敏,炯炯有神,观其眼砂虹彩,大都底砂均匀,面砂细洁厚实,色彩鲜艳明亮,结构干老起层,瞳孔反应灵活。
至于双翼肌肉则给人以坚强有力的良好印象,主翼和付翼大都与其体型大小成适当比例,且羽轴粗壮坚韧、排列整齐、富有弹性、飞行轻快。
摸其龙骨则感觉结构强韧坚固,弧度适中,加上前胸发达,后身丰满有肉和耻骨并紧(或间隙较小),使全身呈流线型状,给人以粗壮有力丰满舒适的感觉。
但是单纯的外貌选择是没有什么多大意义的,最好能与竞翔测定选择和家系选择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二)竞翔测定选择:
顾名思义就是以竞翔鸽的成绩测定作为优选择的主要依据,测定的项目有距程的远近,速度的快慢,以及竞翔性能是否稳定等,这种选择方法对品种、血统、外貌等均无特殊要求,但对眼砂、体型和体质等却都有一定要求,並认为能从远程飞回来的就是好鸽子,就可作为种鸽。
在进行竞翔测定时,则根据鸽龄、归巢速度以及体质、眼砂等变化情况,确定是否继续参加竞翔。
有时某一羽测定鸽因归巢较迟体力来不及恢复,就应暂停参加竞翔,等它体力恢复后再参加下一站的竞翔。总之,身体素质符合竞翔测定要求者,就该坚决参加,不符合条件者就该坚决停下来。
实践证明,这种选择方法对竞期修的选择确有可取之处,但如作为种鸽选择,则因血统比较混杂后代成绩较难稳定。
家系选择是培育良种种鸽或优秀赛鸽的一种主要方法和必然途径,但必须与外貌选择特别是竞翔测定选择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三)家系选择:
1.是以上代系谱为基础的选择,即要查清父、母系上代血统的血缘关系,以及它们的竞翔成绩作为选择血统优劣的主要依据。
2、是以近亲(即同胞兄妹或半同胞兄妹)和旁系(即堂、表兄妹)为基础的选择,即要查清其近亲和旁系的竞翔成绩作为选择的参考依据。
3.是以子代的竞翔测定成绩为基础的选择,即在测定入选鸽本身竞翔性能的同时,也对其子代的竞翔性能作一测定,通过这样连续二代的测定,可进一步证明该入选鸽的竞翔性能和留种价值,以便确定今后是否继续使用,或需另换合适配偶。
必须明确指出的是:信鸽的选择,是不能单靠一次性选择就能完成的,对于一个优良品种的家系来说,则更须经过一代一代的严格选择,否则就不能将该品系的优异竟翔特性持续地保持下去。
由于信鸽的育种要求,完全不同于其它家禽和家畜的育种要求,因此除了进行必要的外貌选择和家系选择外,主要还是通过竞翔测定来进行选择。关于选择的具体步骤,大致可以分为粗选、初选、复选和精选等四个过程,现依次作一简要说明。
粗选:是在幼鸠出壳后一个月左右的期间内进行,主要是淘汰发育不良、生活力不强、体态畸形或是身体某一部分有明显缺陷者。对于这类劣质雏鸽,必须采取果断措施,否则弊多利少得不偿失。
初选:是在幼鸽开始竞翔前进行的,一般是淘汰不符合品种要求或是不适合竞翔需要者,也可淘汰同血统兄、弟、姐、妹中的质量较差者,(如发现幼鸽眼砂底板嫩绿,或是色泽深暗不清者,则一般不宜入选,因为此类眼砂大都属于晚熟品种,应待其稍为老结后才参加竞翔,否则将较易飞失)。
至于幼鸽的竞翔距程,一般不宜太远,最好能控制在400-600公里左右为宜,因为此时幼鸽年龄一般只有4-6个月,身体各部尚未发育完全,且幼鸽性子较急,竞翔经验不足,遇到天气不好就易飞失。
如再令它参加距程较远的竞翔,则因体力消耗过大,超过了幼鸽所能承受的限度,即使能够侥幸飞归,也将遭致内伤,从而直接影响了次年参加春季竞翔的成绩,而且还将对其后代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但对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异血杂交鸽,或者本身就是早熟品种者,则可将竞翔距程延长至600-800公里左右,但也不宜作广泛提倡。
复选:是在当年幼鸽竞翔结束后进行的,一般是根据归巢幼鸽的速度、体质、眼砂和精神状态等具体情况,择其优者作为复选入选鸽,以准备参加下一年度的春季竞翔测定。
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赛鸽越冬迎春的整休期间,加强饲养管理,以使每一羽复选入选鸽的身体素质,始终保持健康和颜峰状态,因为此时的所有复选鸽,均已进入配对、育雏的青春旺盛时期,如不很好加以节制,则将难以得到上述身体素质要求,这对来年参加春季竞翔将会带来一定影响。至于复选鸽的距程则以800-1200公里左右为宜。
精选:是在次年春季竞翔(800-1200公里)结束后进行的,一般是根据复选归巢鸽的具体情况,选其优者作为精选入选鸽。所谓精选就是不同于一般的选择,主要是对入选鸽作进一步的全面测定,测定要求大致如下:
(1)是测定入选鸽的竞翔稳定性:
一般是通过参加下一年度的第二次春季竞翔测定(距程也在800-1200公里之间),如归巢情况正常,就表明该入选鸽放飞1000公里距程的成绩比较稳定,反之,成绩就不够稳定,被自然淘汰了。
(2)是测定入选鸽的超远程竞翔的潜在能力:
对于连续二次飞过1000公里左右的入选鸽,如果归巢情况正常,且又身体素质健壮、竞技状态良好者,可令其参加超远程竞期(1600-2000公里以上)的尝试,因为此时的入选鸽,无论从鸽龄(一般为1-2.5岁)还是从竞翔经历和续翔耐力来看,都有资格参加远程竞翔,如果排除了人为因素和不利的恶劣天气因素以外,那么它飞不回来,就表明该入选鸽只能飞1000公里左右,缺乏超远程竟翔的能力。
(3)是测定入选鸽的遗传性能:
一般都是通过对其子代的竞翔测定来获得,与此同时,也可对其上代亲鸽和同胞姐妹或半同胞姐妹的竞翔成绩作一全面考查,以作参考依据。
(4)是测定入选鸽的合配率:
一般是通过多配几羽不同血统的优秀配偶来测定,主要是观测其所出后代是否能从1000公里左右飞回,如都能飞回,即表明该入选鸽的合配率高,反之,合配率就不高。通过这样几个过程精选出来的入选鸽,质量一般都较可靠,既是久经考验的优秀竞赛鸽,又是不可多得的优秀种鸽,应该把它列为基础种鸽,加以重点培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联系QQ948744751 或请发送邮件至 94874475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